吴春福
吴春福,1973年生,湖南省桃源县人,中共党员。现为湖南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编委,曾任音乐学院副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分析学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理论作曲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湖南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湖南省青联委员、湖南省青年社会科学工作委员会常委等。
1992年考入湖南师范大学音乐系,主修钢琴,先后师从凌思扬教授与朱咏北教授。1996年留校任教,在钢琴教研室从事钢琴技法课的教学工作,并参加大量演出实践活动。1998年考入首都师范大学音乐系攻读硕士学位,师从王安国、杜晓十教授,主要从事作曲技术理论(和声)及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的研究。2001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杨儒怀教授,继续从事作曲技术理论(作品分析)及中外现代音乐创作研究,2004年获博士学位,并于同年进入上海音乐学院博士后流动站,成为我国首批音乐学科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合作导师为高为杰、贾达群教授。先后于2004年和2007年破格评定副教授与教授职称。
主要专业领域为作曲技术理论研究,尤其在曲式与作品分析和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研究方向具有较高水平。出版著作《罗忠镕后期现代风格的音乐创作研究》《曲式与作品分析》,与高为杰先生合著教材《曲式与作品分析基础》,在《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人民音乐》《中国音乐》等音乐类核心上发表论文30余篇。
2007年入选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
2008年入选湖南师范大学青年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2009年被评为“湖南省第二届青年文化名人”;
2010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二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三等奖;
2010年入选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
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12年当选湖南省第十届青联委员;
2013年当选第六届湖南省青年社会科学工作委员会常委;
2014年获中国音乐金钟奖理论评论奖优秀奖;
2014年确定为湖南省高校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
近年来主持研究的科研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的曲式结构形态(08CD64);
湖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交响诗《长岛人歌》研究(10YBA174);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中国当代音乐作品专题研究(NCET-11-0972);
湖南省社科评审委项目:交响湖南,礼赞潇湘——近年湖南本土出品的交响音乐作品
评介(XSP2015JD17);
湖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基于田野调查的湘西打溜子研究(15YBA285);
吴春福2001年以来发表的论著
《如何报考音乐专业硕士研究生》发表于《中国大学生》2001年第5期
《从媒体关注现代音乐所引发的思考》发表于《音乐研究》2002年第3期
《乐与画的交融,情与爱的升华——罗忠镕<罗铮画意>音乐分析》发表于《中国音乐学》2002年第4期
《欢迎您,中国——记中法文化年之“中国作曲家作品音乐会”》发表于《人民音乐》04年第1期
《常平的<弦风——为三弦与七位演奏家而作>评析》发表于《中国音乐》2004年第2期
《论阿诺德·维托关于20世纪早期音乐的和声分析方法》发表于《中国音乐学》2004年第3期
《2000年作曲技术理论研究综述》发表于《中国音乐年鉴》2004年4月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记罗忠镕教授的创作生涯及艺术成就》发表于《中国音乐》2004年第4期
《学界泰斗,艺苑良师——记杨儒怀教授及其学术成就》发表于《人民音乐》2004年第10期
《罗忠镕后期现代风格的音乐创作研究(专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
《引起强烈反响的现代音乐演奏——记旅美钢琴家高平现代钢琴作品独奏会》发表于《人民音乐》2005年第2期
《论罗忠镕后期乐队作品中的音色转换》发表于《音乐研究》2005年第2期
《罗忠镕:无限风光在创新》发表于《中国文化报》2005年4月7日第6版
《曲式学理论体系的拓展与完善——杨儒怀先生的曲式学理论体系概览》发表于《中国音乐学》2005年第4期
《记高为杰先生的音乐生涯与艺术成就(简略版)》发表于《人民音乐》2005年第12期
《数以载乐,智以言情——析贾达群<时间的对位>之结构手法》发表于《音乐研究》2006年第1期
《气壮山河的交响——评刘湲新作<山河回响>(三峡)》发表于《人民音乐》2006年第6期
《用音符铺染的水墨画卷——贾达群<水墨画意三则>》发表于《人民音乐》2006年第7期
《贾达群“水墨音乐”探索》发表于《音乐周报》2006年12月29日第5版
《音乐考研复习精要——曲式与作品分析》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年9月出版
《论奏鸣原则在罗忠镕两首弦乐四重奏曲式结构中的体现》发表于《音乐创作》2007年第4期
《漫漫路修远,孜孜苦求索——记高为杰先生的音乐生涯与艺术成就》发表于《中国音乐》2008年第3期
《论民间传统器乐曲结构中的循环原则》发表于《中国音乐学》2008年第4期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评刘振球的交响诗<长岛人歌>》发表于《人民音乐》2008年第8期
《记高平的<夜巷——应第四届中国国际钢琴比赛而作>》发表于《人民音乐》发表于2008年第11期
《论瞿小松<寂#1>中的数列结构》发表于《中国音乐学》2009年第4期
《罗忠镕的交响音乐创作》发表于《人民音乐》2009年第12期
《理论研究与实践互动,学科建设与教学同行——首届全国音乐分析学学术研讨会述评兼及其他》发表于《音乐研究》2010年第1期
《关于在院校常规教学中融入“音乐分析学”理念的思考》发表于《人民音乐》2010年第3期
《谈舞剧<天山芙蓉>的音乐创作(与王颖合著)》发表于《人民音乐》2010年第12期
《曲式与作品分析基础(与高为杰老师合著)》发表于《人民音乐出版社(北京)2011年4月
《罗忠镕的艺术歌曲创作》发表于《人民音乐》2011年第4期
《根植于藏族传统文化的现代音乐——觉嘎室内乐五重奏<轮回>评析》发表于《人民音乐》2011年第10期
《曲式结构原则与曲式结构的分类——对杨儒怀先生曲式理论的解读与再认识》发表于《音乐研究》2012年第4期
《交响湖南,礼赞潇湘——近年湖南本土出品的交响音乐作品评介》发表于《创作与评论》2012年第6期
《热土潇湘的礼赞——评杨天解的交响套曲<湘江颂>》发表于《人民音乐》2013年第2期
《交响诗<长岛人歌>研究》发表于《音乐创作》2014年第1期
《罗忠镕的室内乐创作》发表于《人民音乐》2014年第4期
《论舞剧《边城》的音乐特色(与王颖合著)》发表于《中国音乐》2014年第3期
《湘江边飞来幸福鸟——评析两首金钟奖获奖声乐作品》发表于《人民音乐》2014年第10期
《非遗保护与常德丝弦研究》苏州大学出版社2014年12月出版
《罗忠镕的音乐理论著述》发表于《人民音乐》2015年第1期
《独具匠心的民族情韵——析罗忠镕的<圆号与钢琴奏鸣曲>》发表于《中国音乐》15年第1期
《非遗保护与湘西打溜子研究》苏州大学出版社2015年12月出版
《展潇湘风采,奏时代新声——评大型交响声乐套曲<浏阳河颂>》发表于《人民音乐》2016年第9期
《非遗保护与湘昆研究》苏州大学出版社2016年12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