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名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名人文学 >正文

楚荷随笔 | 忆湘潭文化界这位泰斗级人物

2025-04-22 23:32   来源:湖湘源 [阅读量:779]

资料图(来源:湘潭在线)

 

五千里外姓名香

 

楚荷

 

第一次接触田翠竹的名字,该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某天,在《湘潭日报》副刊版上看到的。一定是老先生新写了诗,或者联,发表了。这以后,老先生的名字便像有了魔力,只要看见,便让我想象着老先生的形象:戴副眼镜,中等身材,不胖不瘦,可亲和蔼,兴许如曹植,一步,两步,走上七步,便迸出一首诗来。

 

或是在报刊上不断地看到,或是他人时不时地提起,随着日久,“田翠竹”三个字在我心中不断累加,老先生的形象已巍巍然如高山,便是仰视,也难见其巅。抑或正因为老先生是湘潭文化界泰斗般人物,我只是自来水公司一个守卫门的工人,分处于湘潭文化阶层的两端,别说交集,便是老先生的面,也没见过。现在想来,还的确是人生一大憾事:在同一座城市,在先辈中,有如此贤者长者,居然就没找个由头聆听教诲,我之愚,可见一斑了。

 

老先生原名田寿庭,笔名田翠竹,号寿翁,南社会员,在中国诗坛,影响颇大。柳亚子说其诗,调高格老;郭沫若有赞曰,颇有渔洋风味;钱钟书作谦逊语,逢着梅花不作诗;周谷城索性说,翠竹诗词美,吾曾早摩挲。对老先生的联,林丛龙先生更是评价,立意高,气势足,诗味浓。于晚辈的我,不敢妄语,只觉得老先生给湘潭平添了一份荣光,湘潭的群英谱中,定然有老先生的名字:田翠竹。

 

我们这民族,从屈子流放开始,源远流长地有个荒唐事儿,叫“文章憎命达”。老先生大才,命达当然无缘,坎坷该是宿命。老先生少年求学,稍长从军,也曾颠沛流离,也曾意气风发,也曾为共和国成立,参与程、陈起义,为湖湘生灵免遭涂炭,尽了他的力量;也曾身陷囹圄,惟长吁以叹息。

 

韩愈云: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老先生人生坎坷,又偏偏山川爱他,注之灵秀,辅之好学敏思,行路迢迢。仿佛间,便天地为炉,万物为炭,将老先生千锤百炼,炼出来的田翠竹,平交诸侯,平交布衣,平交白丁,上忧其国踉踉跄跄,下忧其民水深火热。于是,无论其联,无论其诗,无论其文,皆字字悲悯,赫然大家了。

 

老先生有联《岳阳楼怀甫亭》:忧社稷,悯黎民,离乱饥寒多冷泪;登危亭,怀大德,古今天地几孤舟。自是写杜甫心心念念皆是社稷黎民,又何尝不是写老先生自己,也是那“古今天地几孤舟”中的“几”之一呢。老先生有诗《荒江雪意》:瑟瑟霜枝瘦可怜,家家篱落冷炊烟。荒江雪意风声里,人与鸬鹚冻一船。将个积贫积弱,又遭外敌入侵,人民呜呼哀哉的景象写得淋漓尽致。

 

老先生自挽联云:以痛苦,换安详,两百日中肝胆烈;著诗联,充书肆,五千里外姓名香。老先生面对生命之烛即将熄灭,回忆漫漫人生路,想着自己怀着大才,却没法儿施展,只得以“五千里外姓名香”聊以自慰。这或者也是我们这个民族诸多“文章憎命达”之士的宿命。

 

楚荷简介:本名谭进军,湘潭县晓霞山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当代》《收获》《中国作家》《北京文学》《莽原》等刊,出版长篇小说《梦里春秋》《棋王》,中短篇小说集《拜托了,风儿》等。

编辑:叶寻

视播更多>>

名人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