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乐之
印象,初步的、浅表的、或直觉的。诗人交友全凭直觉判断,写诗评却要几分冷静。 “雪马印象”分三个部分,如次展开:
雪马
雪马其人
初闻“雪马”名,约在二十年前,再后来听到他一些传闻,如“雪马跳海”抗议美韩军演事件(青岛)、“雪马金紫荆广场诵爱国诗《我的祖国》”(香港)等。待去年我与其相见,他竟如此年轻,几许儒雅,言止正常,待人客气。或许是他已步入婚姻殿堂,人到中年,行事都成稳了。我用文字给他素描一下:中等个头,浑身散发活力。形象端正、精干,手持一个烟斗,随时吞云吐雾。近日相见是因河南诗人鹰子到长沙举办“长沙诗歌会”,我以为鹰子会托我办些筹备诸事,但他托了雪马。雪马很辛苦又及时地制作了“全民诗歌运动”等条幅驱车赶到会场。次日,他又邀到会诗人参访他的“湖南名人网”,并置午席招待大家。他完全可以不揽这些事,但他以长沙诗人尽地主之谊做得洒脱又不刻意。这就够了,诗人雪马的基本品性已呈现出来,赢得诗友们的赞许。
雪马的诗
以前我只知道他那首传播极广的《我的祖国》。近日我集中读了他的一些诗作,在此,作一些分析与简评:
一.雪马的诗,短小、铿锵,有回音
我在排除了诸多俗事后,静心读了我能目及到的雪马诗歌,第一感觉就是他的诗短小、铿锵,且有回音。例如《人世间》:“光阴短/ 秋风剥尽/人世寿衣//犬吠/声声咬/ 夜残。”又如《空坐》:“夜雨袈裟/白马骑红尘/奔跑上麓山//古寺/阿弥陀佛了/千年。” 雪马的语言能力了得,简洁凝练,惜字如金,诗句有音韵,铿锵,有回音。
二.雪马的诗,绝句、精炼,有意境
他的诗通常是十多行(例外的《今夜,我回到故乡》稍长),短的则三、五行,有白话绝句或口语绝句的特点,如《空夜》:“一盹醒来/窗户上的铁/烙满白梅/月独白。”又如《空白》:“一大清早/漫山遍野/写满雪的语言//土地一下子/清空往事。”“空白”,天地皆白。“写满雪的语言”,雪的世界。“土地……清空往事”,一切的人间色彩与故事皆被白覆盖或清空。“清空往事”,隽永有深意。此二首诗,画面感皆很强,意境很空灵。大概皆因白雪的缘故吧。
三.雪马的诗,干净、空灵,有性情
从上面几首诗,就可以感觉到他的诗干净、空灵,说到“性情”,我再引用一首:《牛羊上山》:“野草刚在露水里/洗了把脸/牛羊就上去亲嘴//四周空旷/阳光来到山坡上/为它们暖床。”既性情又温馨,有一种田园的美好与生动。这首诗,我曾为他写成章草作品,可见笔者对此诗的喜欢。
四.雪马的诗,感伤、悲悯,悟死生
作为诗人,虽然是用文字描摩世界与世相,文字是他的武器。但“感伤”的品质却是一个真正诗人的最本质特征。可以说,没有“感伤”,没有对生命的悲悯,就没有文学与诗歌。深切的悲悯情怀可以成就一个杰出的诗人。雪马诗歌感伤与悲悯最具代表性作品是《原谅》:“南极原谅了冰川消融/火山原谅了人烟罕迹/河流原谅了泥沙俱下/姗姗来迟的悲悯/原谅了余烬//一位渔夫原谅了满载而归/一个歌者原谅了舞台空寂/苍苍白发原谅了/无数回枯萎//今天/我原谅了/全部的/故我”。此类作品,还有若干,试举二例,《母亲》:“我在你的皱纹里/越来越迷路//总想辨认清哪一条/能引领我/返回你的子宫//重度十月光阴。”《故乡》:“人即使在母亲的子宫内/就已经开始了流浪//所谓故乡无非就是奔跑者/一生想回去/却永回不去的墓地。”至于雪马个人的忧伤或悲伤,《路过》表现得很动情又感人:“风路过午夜/雨声在天空起身//在此刻醒着/是幸福的//没有人和我/争夺寂寥//我趴在一行诗上/为昨日呜咽。”一个诗人所经历的困苦、困顿、不被理解,这首诗让我产生深深的共鸣与共情。
五.雪马爱国,爱故乡,奋勇向前行
雪马是以写爱国诗歌而被人们广为熟知的。《我的祖国》之所以被传诵,是字里行间都充满对祖国的挚爱、热血与深情;而且,传达出爱国的血性与铿锵的坚定。说雪马是爱国诗人,就凭此作是当之无愧的。
我的祖国
只有两个字
如果拆开来
一个是中
一个是国
你可以拆开来读和写
甚至嚎叫
但你不可以拆开
字里的人们
不可以拆开字里的天空
不可以拆开字里的土地
不可以拆开这两个字
合起来的力量
如果你硬要拆开
你会拆出愤怒
你会拆出鲜血
雪马爱故乡,其诗作多次写到白马湖。除了代表作《白马湖》,还有《认路》:“午夜道路清净/树木隐身到/白马湖的幽暗里//星星为我认路//我提着一袋诗歌/被清凉的蝉声/领回家。”《油菜花》:“白马湖的两岸/出手阔绰//十万亩芬芳/随风给予春天//引来成群蜜蜂/结队落在/花田上/觅金。”至于乡愁,既有《还乡》,又有《梦乡》:“很多年前/我们想方设法/逃离故土//很多年后/我们梦醒时/泪煮故乡//若年后/我们一一躺倒/泥土下腐朽/成尘埃。”再读《我的体内有一座山》:
我的体内有一座山
山上有一间房子
房子里住着
一位诗人
终生不出门
偶尔打开窗户
唤一缕白云
喊作故乡
身体终会老
乡愁永不死
我常常放慢脚步
张大嘴巴
吸入空气
吐出诗骨
雪马还是一个奋斗的人,能吃苦的人,目标坚定的人。高考前一个星期,他毅然放弃了高考,认准诗歌与诗人不是大学可教育和培养出来的。二十岁就出来闯荡社会,没有一身勇气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及坚韧的执着,他不可能走到今天。现在的他,终于能以诗歌扬名立身,这是极不容易的,也是难能可贵的。
雪马前瞻
人们通常对诗人的观感:多情、敏感、有才、穷困、怪异、疯颠,情绪化。雪马或许也都有过这些特征。但我三次见到的他,却理性、稳重、客观及生活常态。他投资创办新融媒体“湖南名人网”、“雪马艺术馆”及“湖南雪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皆已俱规模。他不仅是资深媒体人,还是策展人,策展和收藏当代艺术品,并把诗歌与艺术“嫁接”,转化为文化创意衍生品系列,如雪马诗歌名信片、诗歌文化衫、诗歌手提袋、诗歌棒球帽、诗歌瓷器杯等,让诗歌走进了大众生活。他不再是一个穷诗人,而正成为一位诗人企业家,为大多数当代诗人树立了品质生活的样榜。
雪马诗观:“万物皆可入诗,悲悯写照众生。我写诗追求,用最精炼的语言表达最深刻的诗意。”他是有诗学追求与创新求索的人。他的路途已然平坦,虽还会有荆棘,但前景闪耀,定会更加地诗意盎然和事业红火。
诗人是精神的贵族,诗歌是灵魂的声音。世人多理解诗人,并走进诗歌世界!
2025年4月10日
林乐之简介:诗人,小说家,诗评家,长沙理工大学教授。本名林有祥,长沙出生、读书、求学及工作。30岁开始写小说,36岁发表短篇小说处女作。在《山花》《当代作家》《湖南文学》《文学界》《青年作家》《青春》《北方》《创作》等发表诗文若干。著有长篇小说《太阳底下》(2022年)、诗集《乘末班车而来的诗人》(2023年)、《长情记——林乐之情感小说集》(2024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