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名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名城名镇 >正文

闲聊长沙:岳麓山轻易被忽略的一座古代名人墓

2024-12-01 04:52   来源: 走读生笔记 [阅读量:611]

《岳麓书院》6集纪录片给了这位古人很大的篇幅,遗憾的是,这些篇幅也几乎成为王夫之的背景。

 

随着对这位名人的扩展了解,得知他的墓地也在岳麓山,且在飞来石下。心心念念就有了尽快来这座墓地瞻仰先贤的念头。

 

 

刚好,昨日毛毛虫童书总编辑张冬兄弟自帝都来星城“传道”,午间长沙慢时光(花园)餐厅创始人(老板娘)妙妙驾车去黄花机场接冬哥,然后在慢时光边喝边聊,转眼就是一个下午。这样的一个下午,让我想起舒国治那本《理想的下午》。

 

恰当的时候,遇见恰当的人,除了呼应“人以群分”之外,实在要感念缘分。当年遇见冬哥,三年前来星城遇见妙妙跃哥贤伉俪,而今又介绍他们之间相识,果然符合内心的期盼。

 

本来约好今天冬哥活动之后继续小酌闲聊,奈何冬哥计划有变,得以空闲出时间,就直接奔岳麓山而来。

 

岳麓山中,奔往目的地的途中,发了一条朋友圈:

 

过自卑亭,走登高路,过爱晚亭,过道中庸亭,过极高明亭,过禹王碑(赫曦台原址或在附近?),过古峰口,左转,过古炮台,走观光长廊……奔向最后一个目标:吴道行墓。🙏🏻

 

说起吴道行,就要说起一长串名单,比如吴猎,比如张栻,比如张元忭,比如王夫之……

 

道中庸亭和极高明亭都仅存遗址,随手拍了遗址上空的马尾松。

 

(特别说明:朋友圈信息体现出来这个路线只是我为了游览岳麓山自行安排的路线,并不是去往吴道行墓的最近路线。)

 

是的,标题所言“名人墓”的名人,就是吴道行。

 

吴道行是整个大明王朝岳麓书院最后一任山长,大明王朝彻底覆灭的消息传来,吴道行绝食殉国。

 

吴道行也曾在岳麓书院就读,他的老师叫张元忭。张老师是开创“朱张会讲”先河的张栻后人。

 

张栻坐镇岳麓书院的时代,曾经培养出一位文武双全出类拔萃的学生,叫吴猎,抗金名将。除了授业于张栻之外,吴猎亦与朱熹、吕祖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吴猎还曾举荐过另外一位南宋诗坛大腕,名叫杨万里。

 

吴猎,是吴道行的先祖。

 

梳理这些关系,会很自然想起两个词:家风与人才辈出。

 

潇湘大地上明末清初举足轻重的人物,恐怕没有人能超越王夫之,也就是我们了解的船山先生。

 

毛泽东曾经说过,西方有个黑格尔,东方有个王船山。说的就是王夫之。

 

王夫之,是吴道行最得意的学生。

 

吴道行墓,在岳麓山主路上所有安放导示方向牌的地方,都没有这座墓地的提示。

 

只在通往墓地的石阶上,有个简单的指示牌,顺着石阶上去,前行20几米的样子,就进入墓地所在。

 

img

 

img

 

img

 

墓地周边被大理石护栏围起,墓前两株马尾松高而单薄,与墓地的古老很不相称。幕后有一株看上去年份久一点的树,远看似乎是苦槠,不确定到底是不是。

 

其它杂乱的树中,应该还有一株或者几株南酸枣,有枣子落在地上,早已落了很久的模样。

 

墓碑上的文字漫漶不清,毕竟距离现在已经380年时光了。一代名人都已经漫漶不清于时代,何况一方墓碑上的字迹。

 

我在墓地里安静的待了差不多20分钟,不敢胡思乱想,也不敢信口雌黄。在这样的墓地面前,可以更好的在内心深处体味“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这也是我来路上特意去道中庸亭遗址和极高明亭遗址的原因所在。领会古圣先贤的道理,只有去登高,只有去远行,没有更好的途径。

 

沉睡在飞来石下的吴道行,他曾经也一定独自或者带着学生流连于道中庸亭和极高明亭吧?在那两座亭子里,他也一定想起了他先祖吴猎与张栻、朱熹之间的传奇故事吧?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古圣先贤的智慧,殊途同归。老子也好,孔子也好,曾子也好,荀子也好,都在告诉我们开始和坚持的重大意义。

 

再远的路,也要从眼前脚下开始走起,再高的山,也要从眼前最低处开始攀登。

 

 

自卑亭,只是提示我们,从低处开始,从眼前开始,到了远方和高耸入云的地方,才知道自己具有不可限量的潜力。

 

吴道行墓地,这是一处精神和文化的远方与制高点,尽管我清楚透彻的理解自卑亭,我还是不自觉的“自卑”起来。这种体会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自卑感。

 

有机会来岳麓山,你也可以来这座墓地感受一下“自卑”。据说,这是岳麓山上最古老的一处墓地。

编辑:叶寻

视播更多>>

名人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