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叫白薇,旧照片碍于摄影技术和年代久远也许看不出她美丽的容貌。实际上,她被鲁迅称为“仙女”,并对她多方提携;建国后,连毛主席都对她欣赏有加。
她原名黄彰,湖南人,生于1893年。
幼时,因母亲吃了一个寡妇的一碗肉汁面,两家便定下娃娃亲,她十几岁就嫁了过去。
婚后,她屡遭丈夫毒打,还曾被婆婆咬断脚筋。
后来逃离夫家,辗转逃亡日本留学。
在日本,她身无分文、贫病交加,后来在田汉的鼓励下开始文学创作。
后来,她归国参加革命,在抗战中写出了不少戏剧作品,四处宣传抗日、组织募捐。
建国后,她被毛主席亲自调到北京,进入国家青年艺术剧院工作,直到1987年,94岁的白薇去世,走完了自己铿锵激越的一生。
提到白薇,必须要提一个人,她一生唯一的爱、与她纠缠十几年的男人——杨骚。
你没看错,就叫杨“骚”,看完本文你就会知道,这个名字起得真是太准确了。
这就是杨骚,比白薇小六七岁,长得挺帅、还有几分忧郁的文艺青年气质,他是一位诗人。
在日本留学期间认识杨骚的时候,白薇估计也这样认为,她跟杨骚相爱,如烈火烹油般炽热。
然而没过多久,杨骚就移情别恋了一个咖啡馆女招待,当白薇质问他是,他说——
“白薇,我只爱你一个人。喜欢和爱是两回事,对别的女人我只是喜欢喜欢而已,你不要那么小心眼儿。”
白薇,原谅了他。
没过多久,杨骚又出幺蛾子了——他给白薇留下一封信便不辞而别,甚至信中还说他忘不了曾经的恋人。
为爱痴狂的白薇从日本一路追到了杭州,不停的挽回、倾诉。最后杨骚拿出了神级操作,他给白薇写信说:
“我最最爱的女子就是你,你记着!但我要去经验过一百女人,然后疲惫残伤,憔悴得像一株从病室里搬出来的杨柳,永远倒在你怀中!你等着,三年后我一定来找你!”
不得不说,这番言论真的很有创意——我要先经历一百个女人,再回来爱你。
一般的女性早就耳光上去了,但是白薇——同意了……
三年后,杨骚真的回来了。
而白薇,决定跟杨骚结婚……
你以为杨骚就此消停了吗?
不,他在婚礼当天撇下白薇一个人,独自逃婚了……
白薇极度的伤心中又有了新发现——她发现自己被杨骚传染了性病……
逆天。
可你以为他们的故事就此落幕了吗?
不,小十年后,杨骚又回来了求复合了。
可能岁数大了,风流浪子杨骚想金盆洗手了,他满怀愧疚的对白薇说:
“往日全不知道爱你,现在才开始真正知道爱你了。”
但这一次,白薇终于醒悟了,她拒绝了杨骚,这才是他们故事的结束。
后来,杨骚求复合不成,跟别的女人结婚生子。
而白薇,终生未嫁,如她自己所写“生无家,爱无果,死无墓”。
这样的奇女子,她的作品会是怎么样的呢?
那些为宣传抗战、控诉女性苦难的作品,如《打出幽灵塔》、《炸弹与征鸟》,满是抗争与激情。尤其《打出幽灵塔》发表于鲁迅主编的刊物,深得鲁迅赏识。
但这里要重点说的是白薇最重要的作品:诗剧《琳丽》。
这部剧写的是两个姐妹,琳丽和璃丽与风流多情的诗人琴澜的爱情悲剧。琳丽狂热的迷恋琴澜,璃丽却清醒的提醒她不要依附爱情、不要丧失独立。
琴澜则在两姐妹之间反复横跳,独立清醒的璃丽在其攻势下沦陷,并怀上了他的孩子。
琳丽看清了琴澜的虚伪、无法接受妹妹的背叛,自杀身亡。璃丽则因怀孕而无法践行自己的独立宣言,痛苦不已。
琴澜最终被大猩猩撕碎。
最后,璃丽醒来,原来一切都是她的一场噩梦。
这部剧强烈的激情几乎可以用排山倒海来形容,那瑰丽的想象力、奇特的意境更是令人激赏。
在那个年代,那些诗化的台词和表现主义的表达方式已经具备了先锋性。
更有意思的是,这部剧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白薇的人格。
琳丽就像她为爱痴狂的一面;璃丽则是另外一个清醒的她自己,原来她不是“恋爱脑”,她也认识到自己对杨骚的痴恋是不理智、甚至是危险的。可是她无法控制自己……
白薇其实是一个很勇敢、很先锋、而且生命能量很强的女性,四溢的激情、没有屈服过、没有惧怕过。
就像《琳丽》里的一句台词——
“爱是虚无的,但虚无的爱却是我活过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