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叠的事物 封面
诗集《重叠的事物》
作者:牛依河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时间:2024年11月
ISBN:978 - 7 - 5212 - 3019 - 2
定价:52.00元
诗集简介:
效果图
牛依河诗集《重叠的事物》2024年11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该诗集入选中国作家协会2024年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之星丛书”项目,共收录诗歌160多首。作者牛依河出生于广西西北部喀斯特群山环抱的壮瑶山乡,他一直珍视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多年来以书写多民族历史文化、生活习俗与民族风情为主,诗作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表现出多民族深度交往交流交融的团结氛围。另外,作者作为在农村长大,再从农村到城市工作生活的当代青年,见证了当下国家的建设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和城市带来的巨变。同时,弘扬多元文化,诗作记录了作者在这其间的所思、所感、所想、所悟,体现各族人民团结向上的精神,具有浓郁的民族特性。这些诗歌里呈现出诗人本真的生活经验和思想经验,将个人经验进行诗意转化,完成对人、自然、社会与生命的思考与探寻。诗歌语言细腻绵密,充满哲思内涵。
作者简介:
牛依河,本名黄干,壮族。1980年生于广西河池大化,毕业于河池学院。中国作协会员,广西作协理事,南宁作协理事。鲁迅文学院第一期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培训班学员。广西作协“文学桂军”新锐作家扶持项目签约作家,广西民族报社签约作家。著有诗集《落日抱紧我》《重叠的事物》。现居南宁。
效果图
推荐语:
《重叠的事物》这部诗集是诗人执着于抒写和表现多民族生活的绚丽结晶。在这部诗集中,我读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细察、对八桂风物的热爱,更感受到诗人对各民族同胞的深挚情感。诗集凝结着牛依河诗歌的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但它更是民族文化风貌和诗人精神世界的呈现。
——石一宁
作为一名壮族诗人,牛依河的诗歌通过书写特殊的民族文化风物,如铜鼓、花山、喀斯特、木棉、歌圩等,确立起少数民族诗人的身份,这也是他最近出版的诗集《重叠的事物》(作家出版社2024年版)所集中呈现的诗学特质。在我看来,除了多民族生活和深挚情感的再现外,该诗集还有着时间意识的抒发与现实精神的传递,这与其少数民族身份正形成了内在的对话。换言之,此处的“时间”充满变化性,其本身生成于“历史/现代”“陈旧/崭新”“虚/实”等表达结构中,具备多样的面貌。而在传递现实精神时,诗人主要借助“石头”这一特殊意象来完成,并表现出深刻的哲理韵味。可以说,牛依河在时间长河的深处打捞着柔软的石头,为我们塑造出多元的情感图景。
——钟世华
牛依河的诗歌给我一个很突出的感觉,那就是他一直在低声说话,和自己说话。他常常是把自己对事物的感觉描摹出来,然后告诉自己,得到了什么样的感动和启示,我觉得他的字里行间很明显的流露出一种谦逊与真诚,他从来没有把自己放在一个很高的位置,而是与自然事物平行、甚至比自然事物更低的角度去观察它们,然后说出自己的理解和感触。随手翻开他这本《重叠的事物》,无论是他写自己的母亲,写别人的母亲,写小区里两个中年人的闲聊,写黑夜里的鸟鸣,或者是写自己照镜看到白发,都是这样真诚的,充满感情的,但是语言有节制的书写。
——刘春
诗集《重叠的事物》是一朵体现多民族融合的盛世田园之花,广西壮族自治区是30多个民族的世居之地,壮族、仫佬族、苗族、瑶族等各族文化以富有辨识度、多姿多彩的样态在诗人牛依河的诗意呈现中彰显出多样化的民族融合盛景。《重叠的事物》是一朵醇厚多彩的亲情之花,诗集里,有多篇文字以细腻的笔触、阔达的想象力书写人到中年的亲情,娓娓道来,感人至深。《重叠的事物》是一朵八桂大地的向阳之花。八桂大地不只是多民族聚居的文化富矿,同时也是山川秀丽、草木繁茂的灵动之地,桂林山水、十万大山、天坑群落,喀斯特地貌构筑出多层次、多风格、多样态的旖旎景象。作为“在地”诗人,牛依河在这本诗集里写出了数篇浸染岭南风光的诗歌。总起来说,《重叠的事物》以饱满的情感、热情的笔调、优美的语言,为我们簪了一束新时代的向阳花,让岭南的山川悦动起来,让边疆的多民族歌声荡漾起来。
——陈爱中
牛依河是故乡的远眺者、城乡转换过程中的思想者和多样生活状态下现实物质的审视者,这三重身份重合在一体的结晶,正是诗集《重叠的事物》塑造的抒情主体和精神外延。诗集囊括了诗人牛依河生活多个场域里的大情小事,通过山水人文、四季轮回中来实现情感抒发,对隐秘事物的理性审思,对重叠事物及其对应或对立的状态,具有思想体悟也有理性评判,诗歌的语言淳朴和精神的感受独特,多重元素组成的意识结构中,诗人持续探索着诗歌的魅力。
——丘文桥
牛依河新作《重叠的事物》,是诗人近年对现实生活在内心的观照与情感的梳理和总结,表征着内心世界的火热执着之爱和对生养自我的这片土地深深的眷念。从标题本身来看,与其说是事物的重叠,更是诗人对家乡、对八桂大地的情感与热爱的重叠,是诗意的深情和立体饱满的厚度,具象和意象的重叠,也是自我与这片山长水阔的土地的水乳交融,是大地之子激荡血脉的倾情叙说。诗人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者,也是一个对民族文化发扬光大的诗者。诗人正在努力践行着,以诗歌方式在吟唱着这片深爱的土地,他诗意的语言最终所抵达的地方,是爱,是光,是暖。
——杨辉
读牛依河的诗集《重叠的事物》,就像步入一座由时间与记忆交错构筑的迷宫。每一首诗都不是孤立的岛屿,而是相互呼应、层层叠加的星群,共同编织出一张关于存在的微妙网络。这本诗集的核心魅力不在于单首诗的惊艳,而在于那种贯穿始终的“重叠美学”所营造出的整体性体验。
——李云华
牛依河就是这样实在而真诚的人,和他的诗歌一样,在真诚面前,所有的技巧都会绕道走。我更能理解《重叠的事物》里无处不在匍匐在土地上的诚恳。他的这本诗集,一半源于人间细碎事物,另一半源于他与生俱来的如红水河般热烈的性格。中国自古以来的诗歌与意象难以轻易剥离,绝大部分诗通过山水田园、四季轮回书写来实现诗歌审美,其实,任何事物都能引起审美经验,牛依河在此基础上,更多去关注现代文明,关于民族,关于国家,关于社会进步的喜悦和疼痛,都成为他的审美对象。他对自然、时空和日常经验以艺术的角度观察,在他眼里,世界万物都是具有审美价值的,牛依河敏感地感受它们的独立和与众不同,感受身边的这些事物活生生的“力”。
——罗永胜
读诗人牛依河《重叠的事物》这首诗,便被“重叠”这个核心意象深深吸引。它不仅仅是一个视觉上的状态,更是一种深刻的生命体验和哲学思考,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理解自我、理解世界以及二者关系的独特窗口。这种“重叠”,是诗人主动的体认与接纳,是生命与自然万物在精神层面的深度共鸣与同构。它消解了主客体的绝对对立,展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朴素而深刻的东方哲学观。诗人通过“重叠”,找到了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和存在的证明。
——普缘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