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名人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名人警戒 >正文

扒一扒从农家子弟到催收巨头——谭曼与湖南永雄集团的浮沉录

时间:2025-08-30 20:32:14来源:逆袭人生-草根杂谈微信公众号编辑:叶寻
阅读量:10127

1975年,谭曼出生在湖南新化一个普通农家。1995年,他以全县文科状元的身份考入湘潭大学经济系。大学食堂里,他发现同学们总抱怨饭菜贵,干脆在宿舍楼下支起油锅卖炒饭——别人卖3块,他卖2块,还送免费汤。凭借薄利多销的策略,不仅赚够了学费,还攒下人生第一桶金,成了校园里的万元户。


正是这段经历让谭曼深刻体会到,商业的本质是解决需求。1998年,他做出一个重要决定——转读法律专业。当时同学们都笑他"文科生瞎折腾",只有他敏锐察觉到银行急需懂法律的催收人才。这个选择后来被证明极具前瞻性,因为即将爆发的信用卡革命,正需要既懂法律又有商业头脑的人才。


2002年,谭曼以全国前400名的成绩通过首届司法考试,进入广东天伦律师事务所。在这里,他接触到银行信用卡催收业务。当时银行面临一个难题:信用卡不良率攀升,但自行催收效率低下。敏锐的谭曼意识到,中国信用卡发行量正以每年80%的速度飙升,催收行业将是一片蓝海。那时候的他估计也没想到,自己后来会成为全国催收行业的"带头大哥"。


2005年,谭曼毅然创业,在佛山成立天曼投资咨询公司,专注信用卡催收。为拿下第一单,他连续3天蹲守银行信用卡中心门口,带着连夜写的催收方案,在保安眼皮底下"堵"到了负责人。凭借"先服务后收费"的模式,天曼很快成了广发银行的核心供应商。



但真正让他腾飞的是2010年的一次战略调整——他将公司迁回长沙,成立湖南永雄律师事务所,开创"法律服务公司化"模式,这种创新模式让永雄迅速成为银行外包首选,迅速占据湖南个贷催收80%市场份额。


2015年6月,长沙在全国率先将“信贷逾期催收服务”纳入工商注册范围,允许企业以“应收账款管理”名义合法开展业务,且无需金融许可。这一突破性政策直接打破了1995年以来国家对讨债公司的禁令,为催收行业打开了“合法通道”。政策松绑带来的“注册红利”,使长沙成为全国催收企业的“孵化基地”。


此外,长沙作为中部城市,劳动力成本仅为一线城市的60%,适合劳动密集型的催收业务。同时,长沙地处全国交通枢纽,高铁4小时覆盖珠三角、长三角,便于跨省业务开展。这种“低成本+高辐射”的区位优势,使长沙成为催收企业的理想总部选址。


嗅觉灵敏的创业者蜂拥而至,仅三年时间,长沙就聚集了全国96.6%的正规催收公司(1226家),形成年产值超20亿元的产业集群。鼎盛时期,长沙街头甚至出现“催收员培训班”,出租车司机都知道“火车站旁那栋楼全是讨债公司,工资高得很”。



谭曼抓住机遇成立湖南永雄资产管理集团,从律所转向公司化运营,永雄集团正式成立,开启了狂飙突进的十年:员工从200人激增至1.7万,在全国开了98家分公司,光长沙总部就占了整栋写字楼;自主研发的"电子律师"系统,能自动分析债务人通话记录、消费习惯,催收效率比人工高3倍。2016年,谭曼卸任总裁专注技术,目标是打造"催收界的支付宝";2019年向纽交所递交招股书,计划募资2亿美元。招股书显示,永雄年营收突破7亿元,服务7家国有银行,连中国银行总行都派人来调研取经。但因合规争议和行业污名化未能推进,最终于2024年彻底放弃资本化路径。



这期间,谭曼还攻读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2023年)学位,通过捐资1亿元在湘潭大学设立信用风险管理学院,推动“信用风险管理与法律防控”专业获批教育部备案,并与杜兰大学合作成立国际研究中心,培养行业高端人才,推动《贷后催收风控指引》等国家标准的制定。


谭曼历任湖南省法学会民营经济法制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等职,获“中国经济十大金融人物”“湖南省百名最美扶贫人物”等荣誉。他通过设立奖助学金、捐建学校等方式回馈社会,累计捐赠超千万元。


2021年《刑法》新增“催收非法债务罪”,公安部2022年启动打击涉网黑恶犯罪专项行动。长沙因政策宽松聚集全国超1200家催收公司,成为整治重点。多家湖南催收公司被定性“恶势力集团”,永雄分支机构屡遭跨省调查。



2023年4月3日,安徽警方跨省执法,像一场龙卷风席卷永雄:179名员工被带走,包括卫成公司总经理、吉首分公司总监,3人因涉嫌寻衅滋事罪被批捕;4800万元资金冻结,公司账户被封,连水电费都交不起;客户集体叛逃,建设银行、农业银行连夜终止合作,某股份制银行直接撤走了全部业务。



2023年5月25日凌晨,永雄通过公众号发布《告全体员工书》,称经营难以为继,即日起停业,并强调永雄是“湖南省法治反腐研究会示范基地”,累计纳税10亿元,绝对不存在违法犯罪行为,并请求湖南公安机关立案调查,同时控诉安徽警方“跨省执法不当”。但该声明发布数小时后被删除,官方未解释原因,但外界推测可能与法律压力或公关策略调整有关。



永雄的崛起像坐火箭,覆灭却像雪崩。这场风暴撕开了催收行业的遮羞布:


一是信息滥用,打造“数据牢笼”。有的催收机构通过非法渠道购买债务人的户籍、通话记录、社保信息,甚至连你家楼下菜市场的摊位费都能查到。永雄温州分公司员工万某,曾以低廉的价格购买了2.1万条公民信息,催收后轻松拿到7000元提成,最后被判有期徒刑一年。


二是电话轰炸,开启“死亡呼叫”。用“呼死你”战术,一天能给你打几十上百个电话,连你的手机都能被打到发烫死机。永雄前员工透露,有同事一天拨打十几次电话到债务人的工作单位,直接导致对方被老板炒鱿鱼。更绝的是,他们还会给你的七大姑八大姨、同事领导挨个打电话,把你欠钱的事弄得人尽皆知,让你在朋友圈里“社死”。


三是威胁恐吓,上演“心理恐怖剧”。有人收到过“法院传票”,吓得赶紧借钱还款,结果发现是催收员PS的。他们还会冒充公检法人员,在短信中威胁你“涉嫌欺诈贷款”,要将你列入“逃废债人员”名单,让你乖乖就范。更离谱的是,还有人接到过“炸弹威胁”,催收员谎称债务人在公交车上装了炸弹,导致警方紧急封路4小时,37班次停运,最后催收员被判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


四是软暴力催收,实施“精神凌迟”。他们会在你的抖音、快手、美团等社交平台下恶意评论,甚至给你的同事领导发送侮辱性短信,让你在工作和生活中抬不起头。更过分的是,他们还会给你发送大量验证码,让你的手机一直响个不停,上演“短信轰炸”。


五是第三方骚扰,发动“人肉搜索”。通过同城网站联系搬家、送水、修空调等服务人员,让对方找到你的住址,进行上门骚扰。更绝的是,他们还会给你的公司对公账户疯狂转账,备注各种侮辱性语言,让你的公司形象严重受损。


这些暴力催收手段,不仅严重侵犯了债务人的合法权益,也让整个催收行业蒙羞。在法治社会,任何企图通过非法手段谋取利益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永雄事件引发全国催收行业震动,长沙、武汉等地200余家催收公司暂停业务,安徽、甘肃、浙江等地警方随后查处多家湖南催收公司,至少5家被定性为“恶势力集团”,“软暴力”催收行为全面入罪。中国互金协会于2023年6月紧急召开闭门会议,商讨行业合规标准。


2024年4月17日,永雄发布《致社会各界公开信》,宣布更名“湖南永雄裕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转型为催收行业技术服务商,提供AI催收系统、数据合规培训等。


截至2025年2月,全国存续催收企业36793家,较2023年减少42%。地域分布呈现“东强西弱”特征:山东(4919家)、广东(4199家)、湖北(3400家)位列前三,湖南(1371家)仅居第十,“催收之都”长沙的行业集聚效应大幅弱化。存活企业中,62%转型为“债务调解服务商”或“科技解决方案提供商”。万乘金融服务集团、CBC(北京)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勤为科技、广东浩传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广东德律信用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青岛联信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深巨元信用咨询有限公司、锦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君纵达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深圳金润吉外包服务有限公司等行业排名前十的催收巨头占据45%以上的市场份额。


从国外情况看,美国《公平债务催收法》(FDCPA)明确禁止:早8点前、晚9点后打电话;骚扰债务人亲友(除非对方是担保人);用威胁性语言(比如"告你坐牢")。欧盟《人工智能法案》(2025年生效)直接禁止情绪识别算法,怕AI通过语气分析债务人心理弱点;催收话术必须通过伦理审查,债务人可随时切换人工服务;催收系统需通过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二级认证,重要数据出境要国家安全审查。日本《借贷业法》规定:放贷人需登记注册,有犯罪记录、涉黑背景的直接拉黑;利率按借款金额分级:10万日元以下20%,100万以上15%;催收不得在不适当时间联系债务人,不得向第三方透露债务信息。


我国也在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打击暴力催收力度。2025年刑法修正案规定,暴力催收致债务人精神伤害,最高判10年。2025年实施的《互联网金融个人网络消费信贷贷后催收风控指引》明确:每日22:00至次日8:00禁止催收;语音催收每日对同一债务人不超过3次;催收系统需屏蔽显示个人信息,传输过程加密;禁止使用AI仿冒亲属声音、高频短信轰炸、社交媒体曝光欠款信息等新型骚扰手段;除非债务人失联,否则通常情况下只能向债务人催收,不应向联系人催收,向联系人催收被明确拒绝的,不得再与其联系,也不得透露债务人欠款信息。


永雄的倒下,不是行业的终结,而是涅槃的开始。正如谭曼在《中国债务催收行业立法研究》中所言:"催收不是简单的讨债,而是金融生态的免疫系统。"当技术创新与法治精神深度融合,当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达成平衡,中国催收行业完全可以撕掉"暴力"标签,成为守护信用价值的现代服务业。这条转型之路注定充满荆棘,但唯有在规范中前行,才能让这个万亿级市场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毕竟,一个健康的催收行业,保护的不仅是债权人的利益,更是整个社会的信用基石。

上一篇:退休“美梦”碎,“前尘”皆成笑柄——唐向阳的荒诞“谢幕”
下一篇:长沙中院原院长肖新平被开除党籍,落马前刚获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