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报社记者 赵志成
长沙现场报道
6月29日下午,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字学专家陈松长首次个展“金石相磨——斯是斋题跋展”在长沙美术馆开幕。展览展出陈松长近年所作百余件金石题跋,涵盖全形拓、青铜器铭文、铜镜、兵器、钱币、造像、扇骨竹刻题跋等十二类,所涉原器跨越三千年。
开幕式
嘉宾合影
中国书协副主席、湖南省书协主席鄢福初致辞并宣布展览开幕。鄢福初致辞表示:“陈松长先生是一位非常执著率真的人,几十年的时间,他从考古文博领域到古文字学研究领域,到中国简牍帛书书法艺术研究领域,再到书法理论、创作的领域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当今书法进入了一个瓶颈期,技术至上,文化缺失。我们湖南书法界要更加坚持守正创新,坚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湖湘文化的文化自信,在这样的背景下,陈松长的展览特别具有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当前,湖南正在举全力开启中华简牍帛书书法艺术研究的全国推广工作,我们希望对战国到两晋的简牍帛书的研究,重新发现书法之美、文字之美和湖湘文化之美,在这样文化背景下推出此次展览,具有文化传承的价值、学术引领的价值和艺术实践的价值,相信会引起书法界、学术界、书法评论界的关注。”
中国文联书法艺术中心原主任、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原副主任刘恒,西泠印社副社长、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孙慰祖,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党委书记陈宇翔,长沙市文旅广电局党组副书记曹凛,展览作者陈松长分别致辞。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副院长陈仁仁主持展览开幕式。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研究员、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教授刘绍刚,中国书协理事、《中国书法》杂志社主编兼社长朱培尔,上海辞书出版社社长秦志华,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研究所专职研究员赵际芳,以及刘照剑、朱永灵、袁军伟、朱汉民、吴志宪、蔡振武、申景涛、江森、舒全球、贺平生、邹传安、张锡良、周中耀、张晓娅、周慧雯、李鄂权、陈善君、蒋蒲英、赵涛、魏怀亮、胡紫桂、孔小平、陈阳静等湖南省内外嘉宾、书法界、学术界、收藏界和新闻媒体界代表200余人参加开幕式。
当日还举行了作品捐赠仪式,陈松长先生向长沙美术馆捐赠作品25件,长沙美术馆书记吉华接受捐赠。
捐赠仪式
本次展览由长沙市委宣传部指导,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主办,长沙美术馆、湖南省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承办,长沙正道集团等协办。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陈松长著《金石相磨——斯是斋题跋集》同日首发。
陈松长著 《金石相磨——斯是斋题跋集》
展厅
艺术家简介
陈松长,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湖南大学平台首席专家、湖南大学简帛文献研究中心和中国简帛书法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秦汉史学会、中国古文字学会理事;《简帛研究》《简帛》《出土文献》等学术杂志编委。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九歌书画院院长。
部分学术成果: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走马楼西汉简的整理与研究》,教育部重大课题《岳麓秦简与秦代法制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岳麓秦简的整理与研究》,教育部一般课题《中国简帛书法艺术编年与研究》等。出版著录三十余种,代表作有《马王堆帛书艺术》《湖南古代玺印》《中国简帛书法艺术编年与研究》《岳麓书院藏秦简(壹至柒)》《马王堆帛书研究》及《岳麓秦简与秦代法律制度研究》等。在《中国史研究》《文物》《史学集刊》《简帛》《简帛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
现场作品选刊
《读经史法》拓片题跋
志庵竹刻精拓题跋
云生书刻拓题跋
局部
“古风可追”扇拓题跋
局部
“静时存养,动时省察”扇拓题跋
“能饮一杯无”扇拓题跋
云生书刻扇拓 原扇
《麓山寺碑》拓片题跋
《麓山寺碑》拓 甲辰夏湘人松长。
古来勒碑刻铭皆作正体,行书入碑唐以前概莫多见,唯《张猛龙》碑阴题名,《石门铭》太远王远题名,略具笔意而已,盖书碑颂德恐其泯灭,乃铭石深刻不敢不以恭谨事之。唐太宗文治武功,以帝王之身广搜天下遗迹以充内府,尊右军为书圣,其书风亦其流亚也。历代以来右军声望之隆莫过之乎此《温泉铭》《晋祠铭》,戛戛独造,一开行书入碑之先,集王之书并行于代,武后书《升仙太子碑》,高宗书《李贞武碑》,步武其后,其风盛如夏云矣。然以今日眼光度之,终为尺牍、帖学之法欲变而未能也。至北海李邕乃竟其功,以开元以来,玄宗崇尚宏阔丰伟流风,所及时俗相从,故邕书学右军而窥堂奥,通汉魏而变体裁,《云麾将军碑》尚有初唐瘦硬通神之态,而颇嫌挑剔,至《麓山寺碑》则笔势雄健,气骨峥嵘,董思翁所谓:“右军如龙,北海如象,纯然本色之书矣。”研习此碑当知笔后而度缓势,方而韵圆之妙,以《集王圣教序》为基,而去其糺缠使转益之以跌宕开阔,下笔沉雄矫健,乃为得法。若斤斤倾侧之势,拘于形而昧于变,可谓不知有唐,无论其盛时之气象矣。壬寅芒种抚读此碑为补书数行谨识于后。
局部
“心会真如”壶全形拓题跋
局部
“家常景富”拓片题跋
“长生未央”砖拓题跋
永宁元年砖拓题跋
凤皇纪年砖合拓题跋
“游骋无穷”瓦当朱拓题跋
“大赵万岁”瓦当朱拓题跋
“纯浑曾累”瓦当朱拓题跋
般若砚拓片题跋
楚郭乡陶豆全形拓题跋
封万年残砖题跋
北朝岗山摩崖拓片题跋
释文:此摩崖刻于北周大象二年,是山东邹城岗山名刻石之一,其长达二百八十厘米,宽径一米,共五十二字,字径巨大,笔画古拙雄健,字形大小错落,自然生动,是岗山摩崖摩崖石刻中难得之精品。内容节选自《金刚经》之“如是我闻”经文,其中“如是我”即“阿弥陀佛”,“闻”即闻法见道也,“如是我闻”即万法皆成之意,甲辰五月得缘邹城访古而得赠此拓,是以记之,湘人松长识。
东汉白虎月轮玄龟图拓片题跋
释文:此石为江苏师范大学博物馆所藏,当为祠堂上部的建筑构件。画面左边为生翼之白虎,昂首翘尾作腾跃之状,中间一月轮上有蟾蜍和奔跑之玉兔,右边是一鸟与蛇的合体,应为玄武的另一种变体。在鲁南徐州地区时有所见。图像四周刻有云纹状之植物藤蔓,整体灵动而颇具艺术趣味,且其尺寸巨大,是不可多得之汉画像珍品。此拓数年前见赠于老友江苏师大教授赵明其先生,今题之以记交游之胜也。癸卯冬月正值甲辰新正将至之时,展读之际题识于灯下。湘人松长识。
狩猎图拓片题跋
释文:汉画像石题材中,狩猎是习见主题之一,所表现的内容既是日常生活之描写,也是汉代宗庙祭祀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故亦有其娱乐性的成分。所谓春蒐冬狩大都如此。本图简洁明了,一头是虎豹嬉戏,一头是捕猎野猪,其画面将紧张与松弛有趣地结合一起,极富有观赏性和娱乐性。此拓为宿县唐涛学棣所赠,虽出土地不详,但艺术性足可比肩各类画像石矣。癸卯冬松长识。
尚方镜铭拓片题跋
部分高清作品
《天上见长心思君王》草叶纹镜
2022年 34x34cm
释文:此爲西漢中期常見之草葉鏡,直徑十釐米,銘文作『天上見長心思君王』。其中『君』字頗有訛變,『尹』字部分少了兩斜竪筆,下面的『口』訛成了『日』,這大概是因『昌』字而誤。鏡面文字和紋飾均清晰如畫,拓工精緻,足可把玩也。此拓多少年前爲朋友所贈,今撿出略識於右,以記金石之交、友朋之趣也。時在壬寅臘月十二,湘人松長記於斯是齋。
云雷纹铜铙
2021年 70x96cm
释文:此雲雷紋銅鏡一九八五年出土於株洲市渌口區漂沙井,是株洲市博物館現藏青銅重器之一。今承長沙羅鹏學棣精拓全形,再現了西周銅鐃的造型與紋飾,堪稱爲青銅器全形拓之上品也。辛丑夏月湘人松長識於斯是齋。
战国菱纹地谷纹提梁铜壶
2023年 70x103cm
释文:青铜提梁壶是战国青铜器中常见的品类之一,但其纹饰精工如斯者并不多见。此壶现藏于长沙简牍博物馆,壬寅年秋承李鄂权馆长慨允,请长沙罗鹏学棣精拓其全角,生动形象地再现了此壶的造型与装饰工艺。其令人赞叹(者)或有其三,一是通体所嵌的菱形纹地谷纹的细密和精细堪称一绝,二是提梁上把手的龙虎形纹饰造型或可与战国玉璜的造像比美,三是壶盖上之浮雕神兽亦令人称奇叫绝。真可谓三美具之提梁壶精品也。癸卯正月十七,阴雨绵绵之时松长识。
元康三年龙鹤纹砚
2023年 34x39cm
释文:此爲晋元康三年所製之龍鶴紋殘磚,銘文爲反文,這在漢晋磚銘中習見。有意思的是,其銘用的竟是比較草率之篆書,雖是反文,但其筆畫之誇張、構形之奇肆,實在出人意表,頗可玩味。圖案爲富有動感之雲龍與飛鶴,其形態之生動,遠非一般工匠所能爲,由此亦可想見此磚製作之藝術水準也。癸卯早春湘人松長識。